世卫在《酒后驾驶》中指出,酒后驾驶者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18―24岁的男性,来自较低层的社会经济群体,单身或离异,蓝领职业,教育和文化程度低,自尊心不强。在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中,一些人尤其危险,主要包括:驾驶员和摩托车使用者,经验不足的年轻成年人。其中,20―29岁的年轻成年人被卷入交通事故的风险是30岁以上的3倍,在搭载2个或更多乘客的情况下,被卷入交通事故的风险是未饮酒且仅搭载一名乘客的34倍。
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常常表现出一系列特征。一是酒后驾驶事故通常与高速行驶及单车冲出路面有关,导致机动车撞上路边的固定物,如电线杆、树木、栅栏等。二是酒后驾驶事故更容易在夜晚发生,此时人们常常消费大量酒精,并通常是在周末或有很多休闲活动的节假日。
调查发现,与没有受到酒精影响的人相比,那些酒后的行人事故可能发生在:光线不好的时段、商业区、时速限制在每小时50公里的道路上。
世卫负责公共健康事务的罗伦·亚雷利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酒后驾车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历来被世界各国政府明令禁止。在世卫的193个成员国中,绝大多数国家政府对酒后驾驶都已先后立法并将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例如,在瑞典,政府大胆授权交通执法的警察,有权将每宗交通违例或事故看作醉酒驾车对待。同时,增加了警察设卡抽查的频率,并将血液酒精含量标准由80毫克降低到50毫克,即被司机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08%时,就会被吊销驾照,终身不准开车。像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也对酒后驾驶有较为典型的管理和处罚方法。
亚雷利表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责任积极参与到全球道路安全合作中来。世卫之所以要推出《酒后驾驶》中文译本,是希望中国的驾驶员都能严加自律
- 上一篇: 多数慢性前列腺炎不用治
- 下一篇: 胰腺癌嫌贫爱富 青睐男性